歡迎訪問尚標商標轉讓網 |  幫助
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>商標資訊>農產品“觸網”進城煩惱不少|商標|注冊|轉讓|專利|知識產權
尚標-特價轉讓商標

農產品“觸網”進城煩惱不少|商標|注冊|轉讓|專利|知識產權

來源:尚標知識產權    發(fā)布時間:2016-12-16 08:09:00  瀏覽:2296

  原標題:農產品“觸網”進城煩惱不少

   推動“工業(yè)品下鄉(xiāng)”和“農產品進城”,是發(fā)展農村電子商務肩負的雙重使命。而相比于在農村市場賣出多少產品,農村的特色農產品如何“走出去”,才是更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。近年來,京東、蘇寧、順豐、本來生活等各路企業(yè)紛紛試水生鮮電商,農墾系統(tǒng)、供銷社系統(tǒng)也紛紛引入電子商務,帶動梅州金柚、四會砂糖橘、增城遲菜心等廣東的特色農產品紛紛“觸網”進城。

   然而,記者連月來在英德、肇慶、韶關等地采訪時發(fā)現(xiàn),各地在發(fā)展農產品電商方面仍然遭遇了不少的煩惱,“農產品上行”之路的暢通還需要打通若干瓶頸。目前,生鮮農產品保質期短、難以實現(xiàn)標準化生產和認證、品牌化程度低等,成為農產品進入電商平臺的三大難題。

   南方日報記者 趙兵輝 胡新科

   統(tǒng)一標準難

   農產品仍處于粗加工階段

   農產品標準缺失是農產品上行過程中的一只“攔路虎”。南方日報記者在英德、南雄、新會等多地采訪時,聽到農產品電商從業(yè)者談得最多的就是這個話題。農產品的品種多樣,產品個體之間差異大,品質難以控制,很難像日用品、服裝、家電一樣全國可以劃定統(tǒng)一標準。比如一箱水果,大小、重量、色澤不可能完全一致,口味酸甜程度也有差別。同時,農產品難以標準化認證,引發(fā)了農產品電商在定價、運輸、質保和售后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。

   在采訪過程中,南雄市經信局副局長李宇多次將農產品溯源系統(tǒng)和進城農產品的標準問題掛在嘴邊:“工業(yè)品都有著成熟的制造程序,但是農產品一般都處于粗加工階段,沒有一個標準的生產流程,并且農戶的種植手法和種植過程又各不相同。”

   英德市供銷社副主任陳建華也向記者坦言:“目前多家電商的后臺已對英德市供銷社開放,但除茶葉外,本地大部分農產品還處于初加工階段,沒有QS(食品質量安全)認證,不滿足電商平臺上架銷售的條件?!?/p>

   以農戶制作的蜂蜜、藕粉、菇類等為例,大多都是粗加工農產品。這類農產品實際上是純天然的,如果拿到農貿市場去銷售甚至會受到城市消費群體的熱捧。如果想通過電商平臺銷售,就必須拿到QS(食品質量安全)認證。但要通過第三方檢測來獲得QS認證,對于農戶來說,成本又太高。

   據了解,為了破解這一難題,英德市供銷社聯(lián)合全市10多個專業(yè)合作社共同成立聯(lián)社,一方面推進農產品規(guī)模化、標準化生產,另一方面可以注冊統(tǒng)一商標和完成QS認證,逐步將大量農產品推上電商平臺。

   而南雄市的做法是,政府牽頭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,一攬子解決這個無法回避的問題。記者在南雄市新建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看到,這里設有專門的溯源室、打包室、檢測室等,并且引進運營特色館的第三方公司從事專門的服務工作,進駐的網店賣家可以一條龍申辦這些服務。

   產品保鮮難

   流通腐損率達12%—30%

   生鮮農產品通常價值低、易耗損,特別是蔬菜、水果和肉類的保質期相當短,這就導致了生鮮產品進城難。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果蔬、肉類、水產品的流通腐損率高達12%—30%,大大高于美日等發(fā)達國家2%—5%的水平。雖然當前不少電商平臺打著“全程冷鏈”的口號,卻往往是在最后的環(huán)節(jié)用泡沫箱加冰塊配送,未能根本解決冷鏈配送的問題。為了闖過這一關,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企業(yè)都在進行不斷的探索和試錯改進。

   在解決保鮮這一難題時,肇慶“菜籃子服務快線”的做法是:全程冷鏈覆蓋到“最后一百米”?!耙WC配送的農(副)產品保質保鮮,整個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都需要完善的冷鏈物流作支撐?!闭貞c供銷社副主任譚國雄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。據介紹,肇慶供銷社建成配備了恒溫冷藏庫、15輛恒溫配送運輸車,并在城區(qū)73個住宅小區(qū)安裝了近500個智能保鮮配送柜。

   相比之下,農墾系統(tǒng)的電商企業(yè)佳鮮農莊則選擇開設社區(qū)門店直面消費者,從配送速度上突破產品保鮮難題。據了解,佳鮮農莊所做的社區(qū)生鮮O2O,類似餐飲外賣平臺,客戶在線上下訂單后,由佳鮮農莊在該社區(qū)的實體直營門店負責配送。這樣一來,門店的員工既是店員又是快遞員,能夠在門店所轄地區(qū)的客戶下單后及時將最新鮮的食材送到客戶家中,效率高而且物流成本低。

   同樣,生鮮電商先行者“本來生活”也通過O2O模式破解了產品保鮮的問題。據本來生活副總裁戴山輝介紹,他們有兩種模式,一種是與便利店合作,一種是自建微倉?!皟煞N模式的覆蓋范圍均為2至3公里,基本能在1小時以內送達。與傳統(tǒng)B2C配送相比,O2O的最大優(yōu)勢是突破了冷鏈物流配送的難點,這或許是生鮮電商末端配送的最佳解決方案?!?/p>

   據了解,“本來生活”初期時退貨率是非常高的,尤其是像草莓、香蕉一類的易腐水果,保存難度非常大,而且要嚴格把握成熟度,一旦過度便極易腐爛,成熟度不夠又會影響口感。在付出巨大成本之后,“本來生活”才慢慢開始了解生鮮的特性。

   戴山輝表示,B2C業(yè)務往往需要6—12小時才能配送,冷鏈控制就成為難題。而在O2O模式下,倉庫建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,配送時間與消費者去大賣場或者超市的時間相近,因此冷鏈要求不那么高。

   建立品牌難

   產品豐富,強勢品牌少

   廣東農村名、優(yōu)、特土特產豐富,“老字號”的農產品也為數不少,但由于沒有建立自己的強勢品牌,遇上豐年還可能爛市,出現(xiàn)賤價傷農的慘況。廣州從化每年都有幾萬噸砂糖桔銷往全國,但很少有人知道“從化砂糖桔”;已占了國內果蔗市場半壁江山的欖核果蔗,滯銷的消息去年底在網絡朋友圈大范圍傳播,一度發(fā)生了“甘蔗5元任砍”的鬧劇……

   隨著中國消費能力的提升,農產品品牌化成為必然的發(fā)展方向,同時也是生鮮電商發(fā)展的必由之路。在近日舉行的國內知名果品品牌建設方法路徑“華山論劍”專場,多名生鮮電商平臺“掌門人”均提出,品牌打造的前提與基礎是商品品質,唯有穩(wěn)定的品質和供應鏈體系才能維持品牌的生命力,并支撐品牌的長期發(fā)展??梢姡氨WC穩(wěn)定品質”對于很多企業(yè)來說可能還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。

   為打造更多的農產品品牌,“本來生活”今年新提出了“供應端升級”戰(zhàn)略,其一是標準化,與生產端一起,逐步建立從生產、加工、儲運、包裝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標準;其二是金融支持,為供應端升級提供金融支持;其三是品牌打造與品牌溢價,利用新媒體矩陣、明星名人資源,打造特色品、大品的品牌。

   而作為一家涉農媒體,南方農村報反向整合產業(yè)鏈,打造出了一種農產品品牌新模式。南方農村報推出了國內首個由媒體創(chuàng)建的優(yōu)質農產品生產推廣的通用平臺——“南橘”,通過互聯(lián)網連結上下游產業(yè),把生產端和消費端有效對接起來,打造農業(yè)全閉環(huán),倒逼農業(yè)標準化建設,實現(xiàn)農產品溢價。去年底,南方農村報以從化砂糖桔試水,首次發(fā)起“南橘”行動,71小時賣掉60噸砂糖桔;而今秋嘗試的“馱娘柚”銷售,是其實施的第二波“南橘”行動,讓“馱娘柚”一夜爆紅。

文章標簽:  農產品  知識產權 

聲明:凡本網注明"來源:尚標商標轉讓平臺"或”來源:m.rvmg.cn”的作品,均為本站原創(chuàng),侵權必究!轉載請注明“來源:尚標”并標明本網網址m.rvmg.cn!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尚標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可撥打電話:400-7187-888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
相關文章